會津若松的第一個早晨,耳朵通了一耳。

梳洗完大夥兒陸續下樓去用早膳,是會津的傳統料理「輪箱飯」喔!輪箱飯是木頭蒸籠飯的意思。前一晚的服務阿桑問我們早膳要用哪一種菜色,哇哩勒,日文破爛的我只聽得懂其中一種是鮭魚,另兩種聽不懂ㄋㄟ,只知其一發音為:せんまい(另一個壓根兒忘記發音,看了隔天跟我們一起用膳的一對日本夫婦才知是脗仔魚跟一種綠色植物)。天才的我採取「有邊讀邊,沒邊念中間」的臆測法,以為是「全麥」,結果大家都選了「せんまい」。

一一入座,阿桑送上早膳,我們打開輪箱飯木蓋子後差點沒跌倒!啊哈,原來せんまい是一種野菜,我們真是會鬧笑話。


■せんまい輪箱飯

早飯尾聲,社長(他的員工如此稱呼他)出來跟大家打招呼聊天,雖然語言不太通,但還是聽懂了他年輕時代曾跟父親在台灣生活過一段時間,還經歷了一段破滅的中日愛情,因為社長要回日本來,所以只好含淚揮別台灣的愛人啦!我們被社長以及一同用餐的日本夫婦問了很多問題,可惜聽得懂但卻不太會表達,果然初級日文是不行的。我們提到接著會去「大內宿」,那對夫婦並不知道這個地方。咦?真有這樣偏僻嗎?連日本人自己都不知道,難怪當初訂大內宿住宿時,主人還勸我們不要去,免得找不到。


■田事料理旅館的社長

從旅館離開,搭巴士先回到火車站找置物櫃放大件行李,並先買下午會津浪漫號的火車票後,才展開會津若松半日遊。第一個目標是搭周遊小巴士「ハイカラさん」去鶴之城。

ハイカラさん造型真可愛,但小巴士座位不多,加上觀光的人都想搭搭看,所以人蠻擁擠的,反倒是一般巴士就空多了。既然已有搭過的經驗,我們後面多半選搭一般巴士,我們買的會津卡讓我們搭這些交通工具通通免費。


■ハイカラさん周遊巴士

鶴之城原建於西元1384年,在明治維新時的戊辰戰爭中焚毀,1965年重建。鶴之城是日本的賞櫻名所百選之一,不過現在是秋末,我們反倒是被滿樹與滿地金黃的銀杏葉給吸引了呢!城的中央是七層高的天守閣,視野非常棒!城裡展示著歷代君主的軍事武器及文物,其中最有名的是德川幕末與會津藩一起抵抗新政府勢力最後在飯盛山以死殉城的「白虎隊」事蹟。白虎隊多是16-17歲少年所組成,所以他們的勇氣迄今仍被傳為佳話,每年春天的4/24和秋天的9/24日,當地的高中生們都會跳劍舞來紀念「白虎隊」。


■鶴之城


■葉子轉成金黃色的銀杏樹

參觀完鶴之城,我們決定到旁邊的「茶室麟閣」喝茶裝風雅一下。「茶室麟閣」是豐臣秀吉時代有名的茶道家千利休的兒子千少庵所建。不過歷史對我們一點也不重要,歇歇腳、茶好喝就好。園內一棵葉子紅透了的楓樹,可謀殺了我們不少照片。


■紅楓

在回車站前順路去逛了一下漆器店和藝品店,買到了想要買的搖頭紅牛紀念品「赤べこ」,Moss則身陷於一家小物雜貨店不可自拔。途中有經過一間聽說極好喝的錫蘭紅茶店,但時間不夠的情況下只能「再見,下回再聯絡」!我們連午餐都顧不得吃,所以回到火車站搭浪漫號前,在便利商店買了零食飲料帶上車去。


■會搖頭晃腦的赤べこ

會津浪漫號是很有鄉土味的歡樂列車,從會津若松開往會津田島一天只有早上和下午兩班,從會津田島開回會津若松則只有下午一班車。和我們同一車廂的也多半是年紀半百的歐吉桑和歐巴桑,他們和列車上的售物車掌小姐混得有說有笑。列車沿路停靠一些鄉土小站,我們可以下去拍照或買買鄉土物產,列車也會停靠一些自然景點,不過車上人員的解說照例是聽不懂的。

我們這節トロッコ車廂,車頂裝有各種顏色的小燈泡,列車過山洞時,這些小燈會亮起來,意味著天上的星座,哈哈,雖不精緻,但趣味精神十足呢。我們往晚上要住宿的下車站「湯野上溫泉」再往下坐一站到達「塔のへつり」,這是一站無人看守的車站。才下車就看到一片美的不得了的樹林,大夥兒拍照玩耍了好一會兒,才戀戀不捨的往塔林方向走。這片樹林我在資料上沒注意到,算是意外的一個大收穫。


■塔のへつり漂亮的樹林

傍晚的塔のへつり風光真不錯,我覺得會比日正當中時舒服並美上好幾分。「へつり」是危崖的意思,說是危崖,幸好人可以步行的部分還算安全,Lillian和Moss一下子就走過吊橋、拐過岩林下石道,在盡頭處遠遠的和我揮手。


■塔のへつり是日本國有指定財

回程的商家免費招待熱味噌湯,用他們販售的木椀盛裝著別有一番風味,我們買了商家的烤香魚坐在高處面對溪流啃了起來,不怎麼風雅但卻別具風味!


■享用美味的背影(photo by Maggie)

搭回程火車到湯野上溫泉,再招計程車搭約15分鐘抵達大內宿,計程車是唯一可抵達的交通工具,走路的話聽說要走1.5小時,但沿途溪流風光還不錯,時間多的話可考慮。司機直接把我們載到下榻的「本家扇屋」,天色已暗,我們搞不清楚門到底在哪兒,還是司機提醒了才找著。

「本家扇屋」原本不是我的第一選擇,無奈前兩個選擇都已客滿。「本家扇屋」的房間是「藏」(倉庫)所改建的,老闆娘有著一張圓圓的笑臉,令人覺得很親切。放好行李不久就是晚餐時間,我們在一間也有著「地爐」的廳裡吃晚飯,菜色雖然多半是野菜農產,但份量多到大家吃到撐,裡面還有未磨的簥麥直接煮成的湯,真是蠻特別的。


■「本家扇屋」的晚餐,吃完腳也麻了!(photo by Maggie)


■簥麥熬煮成的湯汁(photo by Maggie)


■有地爐真是幸福(photo by Maggie)

時值秋末,氣溫蠻低的,尤其山村的夜晚,我們在房間都必須開著暖氣才行。我們房間和衛浴間可以說是這建築的頭與尾,夜半要起來上廁所得穿過幾個空間,真的粉冷,一股冷意就從腳底竄上來。而廁所的馬桶是有暖氣設施的,所以每次上廁所就是只有屁股是熱的,真是有趣的經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葛芮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